第(2/3)页 渡轮之上,自然无法好生养育婴儿,于是这个烧锅炉的女人,趁着太鸿号在叫做“雅典”的城市渡口补给用品的时候,抱着婴儿下了船。 她本想在当地找一户人家,将这婴儿送于他人的。 可是语言不通,又不识路的女人,却在雅典城中,迷失了方向,就此错过了开船的时间。 当她再找到渡口的时候,太鸿号早已远去。 离乡背井的女人,抱着一个早产的婴孩,站在举目无亲的城市边缘,惶恐不安。 好在这女人粗使活干的顺手,虽然语言不通,倒也在雅典城生存了下来。 而这个婴儿,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那看似弱不经风的生命,在遇到困境之后,却爆发了难以想象的生命力。“母子”二人在满是不同人种的城市中相依为命,时间一晃便是十几年。 男孩儿长大,女人苍老。虽女人一辈子都没学会当地的语言,可是男孩却在街头的厮混中,学会了不属于自己的另一种语言。 他会中文,也会希腊语。这时候,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完全失效,许多来自东方的贸易往来,都途径了雅典。 于是乎,这个有着得天独厚的双语能力的男孩,便凭着一己之力,撑起了雅典城大半的东方贸易。 他帮来往的人翻译,并且从中抽取佣金。 到了时机成熟后,已到不惑之年的男孩儿,更是以自己半生的积累,一举独揽了雅典城内与东方的一切贸易往来。 而这个男孩虽然没有父亲,却是被自己的母亲一手带大,他从未自怨自艾,而是一直遵从母亲的教诲,本本分分,自强不息。 那个烧锅炉的女人本身没什么文化,自己的姓氏更是普通。但这孩子却被赋予了一个十分奇特的姓氏——那。 孩子虽然不懂,却在长大后听到了来自东方的商人说,“那”乃当时的皇室才能用的姓氏,寻常人家,可是用不起这种姓氏。 他问母亲,自己到底为何有了这样一个姓氏,可那女人却直到临终,也没有告诉着男孩一切的缘由。 这不过是一个母亲,生怕养育一生的儿子抛弃自己,所犯下的执念罢了。她不肯将男孩的身世和盘托出,一是因为自己的私心,二来自己也实在不甚清楚。 她只知道那个难产而死的女人是一位身份尊贵的格格,而临终前也并未说完的孩儿名称,她也只听到了简单的一个“那”字。 可就是这个连名字都没起全的孩子,却在后半生的时光中,将生意越做越大,到了最后,以一己之力,自雅典城中,发展成了一个子嗣绵延的望族。 那氏一家,这个外来的望族,在几经发展后,终于在一次生意的对立往来中,惹怒了希腊国内最有威望的家族——西西弗斯家族。 虽发迹于雅典城,可是那氏一族的生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逐渐有遍布希腊的趋势,因为利益受损的关系,西西弗斯家族在按捺了多时后,终于找到了机会,借着那氏一族与南欧皇室谈及生意之刻,骤然发难,将那氏一家的重要仓库付之一炬,接着南欧皇室便因东方的瓷器未能按时交货,而迁怒于跟自己生意往来的外族——那氏一族。 虽那氏一族生意兴隆,但到底是源出异乡,根基未稳,遭到南欧皇室的责难后,便有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一蹶不振。 后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东方贸易再次兴旺之后,那氏一族才终于从当时的挫败中缓过劲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