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节不堪回首(18)整理自己-《成都探戈》


    第(2/3)页

    兰姨:“其实,一家人不应该这样。主要是我不觉得需要车……”

    陶爷说:“一家人就更应该这样,妈妈就是担心您被传染上病,已经说了许久啦,燕燕现在特别感谢您,她对人生有了追求啦…。。”(本《成都探戈》是《小说阅读网》唯一签约发表。其他网站发表均为盗窃)

    陶燕燕:“哥哥,不许歪曲我的感悟,不是人生追求,是事业追求,姐,我现在就后悔晚认识您20年。”

    兰姨:“20年,您还是小孩呀。”

    陶燕燕:“就是,如果从小跟您学,我现在一定是女富豪。”

    兰姨笑了:“燕燕,您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逻辑错误?”陶燕燕一楞立即笑了:“对不起,我不是说您没有成为女富豪。师傅,我的意思是,我会是另外一个人,是接近象您的人。”

    陶老太太笑了:“我这个骄傲的公主也会拍啦?”

    陶燕燕:“妈妈!我这不是拍师傅,是师傅就是善于教我。”

    陶老太太拉着兰姨的手:“兰姨呀,我是太高兴燕燕的变化啦,以前怪我太宠她,什么都依她,都是半途而废。已经快过30了,还没有心思交男朋友。您得管管她这事。”

    陶燕燕:“妈妈!您烦不烦,好心情一下都没有啦!”

    陶爷忙对兰姨说:“妈妈有件事情,要请兰姨出出主意。”

    陶老太太拉着兰姨往里走:“我们边吃饭边说,是这样的,老家,就是中山的亲戚来信说,现在国内是邓大人掌权了,要在广东先搞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我们去建厂、办公司。我是想问问兰姨。当然,您认为可以说的才说。”

    兰姨听了心里吃惊,这个信息她是一点没有,荆缨缨一点没有说起。但是邓大人掌权的情况是听荆玉她们说拨乱反正的时候说过。在兰姨的概念里,听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的话,和荆缨缨、薛仁奎听见让他们办公司,当资本家的反应是一样的。薛仁奎接受不了,兰姨现在也接受不了。不过,兰姨判断这个消息应该有出处,只是不能够确定后果。

    这时已经到了餐厅,主人忙着安排座位,兰姨有了缓冲时间。吃了一会,陶爷又提起了这个话题。

    兰姨说:“消息应该是有根据的,不过…。。这样,我先不说这个问题,我就说燕燕现在正在为之努力的MBA,从初期到发展,到现在80多年了,就是我们身边接受的人也不普遍我的意思,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人多嘴杂,要办一件以前没有办的事情,就不容易了,要办以前不能办的事情就更有危险。当然,从我们经商的人来讲,利润是和风险成正比的。就是说,如果现在决定去中山、去广东,可以去,但是去之前,投资的风险应该评估。”

    陶老太太:“回他们的话,现在我们银根不方便,过些时间再说。”

    兰姨太佩服陶老太太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了,更感觉到陶家对自己的信任。她决定和陶爷好好谈谈,饭后,她应邀请去了陶爷的书房,意外看见陶老太太已经在里面了。

    兰姨主动先说:“谢谢陶老夫人陶爷的信任,我想结合我们都知道的情况说些我的看法,这些情况报纸广播都有,外国人也有评论。先说一个,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去年《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引起强烈反响,有人批评它是“荒谬”、“砍旗”,有的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是“一颗彻底摧毁‘shiren帮’反动思想体系的重磅炸弹”。这是一篇学术文章,但是我以为,不仅仅是学术文章。你们肯定注意到去年底的三中全会公报,里面专门说了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我说这段事情的意思是,国内正在发生巨变,好多具体的政策肯定要变化,但是各个地方掌权的人是怎么想的,就要影响这种改变,如果他们对的,政策就对,如果他们错了,或者有私心,政策肯定有问题,遇上这样的情况,您去支持他,就是帮他的错误买单。我的认识是,在这样不明朗的条件下,必须认真评估、正确的评估,要做到这样,就要有足够的信息。你们如果对去中山办公司感兴趣,就必须至少有中山的、广东省的政策信息,办那个行业的公司,还应该有中央对这个行业的政策信息,特别是那些能够做,不能够做的规定。”(本《成都探戈》是《小说阅读网》唯一签约发表。其他网站发表均为盗窃)

    陶老太太:“兰姨,那个全会公报里有一句说‘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号召,您怎么看?”

    兰姨笑了:“陶老夫人真细心,其实我刚才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了,现在中山、广东掌权的可能就属于响应这个号召的吧。只是响应得对不对,就需要评估了。”

    陶爷:“兰姨说到点子上了,以前我没有做国内这一块的信息,因为和我们没有关系。”

    陶老太太:“现在就开始,不晚。”

    兰姨点头:“不晚,我自己的经验,他们快不起来。不过,陶爷,我提醒一点,一定不要触犯国内的法律,注意安全,而且不能只是道听途说,应该有文件依据。”

    陶爷:“谢谢兰姨提醒,信息质量,以后要麻烦兰姨审查了。”

    兰姨;“你们信任我,我发表点看法是应该的,决策还是要陶爷陶老夫人…。。”

    陶老太太高兴了:“能够帮我们把关,就非常感谢您了。”

    兰姨:“一家人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