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商场如战场-《轻井泽》
            
            
            
                
    第(2/3)页
    石原正雄右手拿起酒杯,喝了一小口,不急不慢的继续道:“这说回长平之战的正式开战之前,摆在赵王面前的选项就是二选一。
    要么任命老将廉颇,要么就是启用年轻将领当中的赵括。前者的战绩都是建立在骑兵对阵之上,也没有大胜过秦军的先例。
    当年赵括的父亲赵奢大破秦军十万之众的时候,赵括就在军中参与了相关的出谋划策。
    再者,长平之战的区域,根本就不利于骑兵作战,而是利于步兵的山地战。廉颇的战术是采用防守,等到秦军粮草用尽的时候,自然就会退去。
    而赵括的战术则更为大胆,采取积极的进攻。对于赵王而言,准确的说,不单单是对于赵王,即便是对于大多数君王而言,也会倾向于采用更为稳妥的策略。于是,廉颇被任命为帅就在情理之中。
    这不无又让我又想起了二战时期,德国希特勒采用了曼施坦因制定进攻法国的镰刀计划,而不是采取了如同一战那样和法国打拉锯战和消耗战的作战计划。
    曼施坦因计划的风险极大。最终,是成功了。如果失败了,对于德军来说,同样是毁灭性的打击。”
    石原秀树接话道:“假使赵王一开始就采取了赵括的战术,任命其为统帅,保不齐还真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从而改变历史的走向。
    当时,白起的手上也只有四十多万秦军的样子。在这之前的秦军统帅可是王龁,而不是他。
    一比一打围歼战,还打算全歼对方,绝对可以说是旷古烁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在当时那一种情况之下,难度更是难以想象。
    也说明了白起这一个人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出奇的大。或者说是他对于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有着极大的自信。”
    石原正雄一边轻轻地摇晃着右手上的杯中酒,一边继续和儿子畅谈道:“真正让赵王下定决心用赵括来替换廉颇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耗不起了。
    赵军和秦军的对峙期间,赵国的军需粮草等物质都开始出现接济不上前线的情况发生。
    赵王非常清楚,再继续这样两方耗下去,秦军还没有打过来,赵军这边就直接垮掉,乃至人都会先饿死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