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侧妃-《小珍珠》
第(2/3)页
他首先是个皇子,尊贵无匹的六殿下。皇三子阴毒,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皇四子耿直张扬,不肯吃亏,也不是好相与的。只有对比了,才越发觉得六殿下秉性难能可贵。两虎相斗之下,她私心觉得,谁都比不上端珣。
这绝非光是因着前世里存留下来的好感,这一世跟他相处久了,便能越发感觉到其光风霁月,不是空名而已。
端珣是个聪明人,心智城府绝非常人所及,但他的心智谋略控制运用得极是收持有度,不会仗此多事作妖,为了皇位杀得跟端泓那一般吃相难看。他若要什么东西,手段皆是正谋不反人常,也不屑于那些杀人如麻的阴私算计。生在皇家,举国权力之上的地方,那种深墙之内,必是会经历常人所不能猜度之事,忍常人所不能之忍,防各处的暗箭风刀。所以这样的环境之下,他还有这样的心性,确是难能可贵。自云龙寺初遇至今,虽是嘴上总说些不中听的逗弄,可人却未有一次算计过她,算计过宋家,甚至护她,助她。
要知道京门重地,利益倾轧是常态。世家之间,即便是抱团在一起的,也是算计来去未有停歇过。端珣与宋家,其实也并非多亲密的关系,也未明面站队在他那一方。不过是因着与宋梅衡的私交,端珣几次都出手帮过她。
若非是这样一个人,她又怎会去舍命相救。
其实元盈的问题,旁观者清,横波已是察觉了。她送回元盈回来之后,自家姑娘已是睡过去了,睡得不太安稳,眉心微微拢着。床头摆着一罐子蜜饯儿,盖子还开着,走过去一瞧,正是六殿下送来的那些。自打殿下来过一趟之后,这蜜饯儿甜口的,姑娘就只吃他带来的了。
这些宋琰声却是毫无所觉。
宋琴声关在府内准备议嫁的同时,睿王府迎妃也提上了日程。皇子长大了自然该是开府选妃了,除去潘皇后的嫡长子尚在宫中静养,皇三子端泓是明德年间第一个开府迎妃的皇子,也是一桩大事。睿王正妃的封旨之前早已宣布了,可偌大一个皇子府,定不能是只有一个正妃的。在言官的提醒下,圣上总算记起了早前的拟旨,在早朝时便直接宣告下去了。于是睿王,也就是咱们的皇三子,艳福不浅,又多了两位侧妃。都是京门大户的姑娘,其中一个,便是萧长瑛。
萧长瑛聪明着呢,她册封之前便是内廷尚仪殿当值的一等女史,有官位加身。因着拟旨的消息,她乖顺,顺杆子往下爬,提前主动将女史的盖印交了上来,不让圣上为难,有眼色得很。
明德帝是不大喜欢这个萧三姑娘的,德才太过,也是大忌,更何况她一直表现得很有野心,不管是在宫外,还是在内廷,是一趟水能越搅越浑的那种人。明德帝在位这么多年,眼光毒辣,内廷她某些伎俩自然也逃不过他的眼。现在京门出了刺杀一案,风波未定,明德帝头疼得很,不想内廷再节外生枝让他烦心,决定还是早早将人打发走了好。毕竟没了权力,困去王府一方天地里,收敛住了就闹不成什么大事来。
萧长瑛自来擅长察言观色,明德帝的用意自然是清清楚楚。圣上对她,绝非谈得上喜欢。事先她费心布局那么久,大展胸才文章,哪怕是提为女官增加筹码底气,也没得到一个正妃的位置。
说起女官,就有些可惜了。不过圣上本就提防她,内廷之中孤立无援,不得已她还要投奔太后保住地位。这下一来,不要也罢了。
圣上防着她也压制着她,敲打来去,却依旧不能放她离开眼皮底下。这便足够萧长瑛得意的了。凭着经营的诗才和褚焕的鱼鳞石塘之策,明德帝不会舍得轻易流失一个对大成有用的人才,即便这个人野心很大。
封妃的旨意一出,尽管与正妃位置无缘,但好歹也是全了一桩心愿,萧长瑛一时间春风得意。在京门,萧长瑛的文才之名已是无人不知,甚至一传甚广,大成很多地方的读书人都知道她的名号,读过那些让她一举成名的精绝诗文。
萧长瑛封妃一事,一下子便成了京门继刺杀之后的第二起话题,一时间引得很多待嫁闺中的姑娘们艳羡不已。
除去宋琰声、元盈他们都知道的人品问题,萧长瑛的事迹可谓是一个传奇了。
出身靖安将军府,簪缨世族,年少便入慜阳学宫文思阁。随后是七步成诗,琼花林大展文才,得了圣上青眼,被破例封为内廷尚仪殿女官,这可是大成这么多年来的头一桩。现下更是选为皇妃,可谓顺风顺水,人生赢家。
第(2/3)页